台灣煤業 — 逐漸消逝的記憶

有空應該來去平溪煤礦博物館看看...

昨天三立新聞台福爾摩沙事件簿介紹台灣煤礦產業,其中也提到了1984年的海山煤礦礦災。看了這個節目才發覺,原來台灣的煤礦跟當年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連。以下文字是憑昨天看完節目的印象與拜問谷歌大神的結果所撰寫。

海山煤礦礦災發生於1984年6月20日12:50,公認是全台安全措施最完善的海山煤礦,卻因押車工超捲5台煤車,又未將安全插針完全插入,導致第八部煤車鬆脫引發煤塵爆炸,災變一共奪走74位礦工性命。

台灣煤礦產業起自清朝年間,終止於2000前後,全盛時期約在1950~1970年之間,特別是1963~1967年間。而煤礦的分部東北起自基隆金山瑞芳一帶,往西南延伸可至嘉義南投山區,但因地形關係,只有竹苗以北的煤礦有做開採,也因此講到台灣的煤礦,通常都只有只竹苗以北的部分。

除此之外,台灣的煤礦煤層厚度都不厚,約45cm上下,在國外屬於沒有開採價值的煤礦,但為了作為火力發電以支援國內工業發展,所以仍做開採,而隨著開採技術進步,與較高的薪資吸引人力投入以及政府政策,所以在1950年左右起,煤礦的開採量大幅增加,同時也帶動台灣經濟起飛與其他工業(如水泥、鋼鐵)的發展。

煤礦開採量最多的1967年,當時的礦工約有五萬多人,連同相關周邊產業,共約有八萬的人力與煤礦息息相關,以一家五口計算等於全台灣約有40萬人口是靠著煤礦而活,約佔當時人口(1400萬人)的2.9%。而當發電逐漸改採核能與燃油,以及煤礦逐漸開採殆盡之後,整個產業就蕭條許多,前不久有一篇報導「《消失中的聚落》海山煤礦宿舍 剩1獨居老人」,就寫到當時盛極一時的海山煤礦宿舍,現今只剩下一位老礦工,令人不禁欷噓感嘆現在台灣煤礦產業的沒落--即使這是一個必定的結果。

照節目的說法,目前關於台灣煤礦的紀錄資料或許因為年代久遠的關係而較為缺乏,比較完整的就只有平溪的煤礦博物館。如果想要看看關於台灣煤礦與礦工生活的影像,或許可以參考一下吳念真執導的多桑(A Borrowed Life, link to imdb, link);此外,去年電視上也播放過吳念真的專訪,講述他的故鄉侯硐也是不錯;還有最近上映的電影「扶桑花女孩」講述了日本煤礦小鎮轉型的故事應該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