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Phanix's Blog

Menu
  • About Me / 關於我

Category: 翻閱之樂

台灣與日本(還有菲律賓)酒類市場比較

No Comments
| Know Wine 酒知識,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還是要數據化一下…

Read More »

辨柄朱

No Comments
| 政論時事社會,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在台南家裡整理東西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老東西,順手來 google 一下,發現有趣極了 :3

Read More »

西廂記裡的詩詞

No Comments
|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晚上開車的時候在台北愛樂聽到介紹西廂記,這兩段詩真不錯。

Read More »

“正色”的典故

No Comments
|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正色: 正色是一個詞語,基本釋義是態度嚴肅,神態嚴厲。也指青、赤、黃、白、黑五種純正的顏色 孔父正色而立於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於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公羊傳·桓公二年》 孔父是字,此春秋賢者不名也。其義形於色者,何休註云:「內有其義,而外型見於顏色。孔子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是也。重道『義形於色』者,君子樂道人之善。」傳聞上說孔父立於朝具凜然正氣之貌,令人莫敢致難於其君,孔子賢其內心有義,形於外,故為人格之典範。 正色厲聲。——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惟公愗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師言。《書·畢命》 弼亮四世:只在朝廷任官輔佐已歷四代

Read More »

鶴岡紅茶

No Comments
| 吃喝玩樂, 政論時事社會, 民以食為天,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鄉土

因為看到某某鶴岡文旦的行銷文章而引發好奇,所以查了一下鶴岡的農業(其實都是紅茶)發展資料

Read More »

[食譜] 小里肌柿餅捲佐洋蔥蜂蜜芥末醬

No Comments
| 吃喝玩樂, 民以食為天,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忘了從哪邊抄來的

Read More »

吃喝與欣賞

No Comments
| 吃喝玩樂, 民以食為天,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前陣子去吃了亞都麗緻天香樓餐廳的宣一宴,近幾天又翻閱了王宣一所著的”國宴與家宴”,此外,近三四年來吃了不少台菜中菜歐美菜式的餐廳,同時想著葡萄酒的世界相互對照一下,而有些想法所以記錄一下。

Read More »

茶的種類

No Comments
|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沒想到看八卦板也可以長知識… XD (以下均為轉載)

Read More »

分子料理與酒

No Comments
|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閒聊嘴炮

今日前衛的分子料理(Molecular gastronomy, 1992, coined by Nicolas Kurti & Hervé This),以實驗精神,透過非傳統的科技技術來改變食材的外貌與性質,創造出宛如魔術的新奇感官經驗。 阿德利亞(Ferran Adrià i Acosta)說,如果烹飪是一種語言,那麼每一種特定的食材組合和技術環節就是它的基本語彙(lexicon),進而可以乙組織成文具和篇章。他認為語彙不會無中生有,必須先有人提出概念,才能賦予一個字串特殊意義(我想這就是符號學裡所謂「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之間的關係)。他以「迷你裙」打比方,解釋說其實古希臘的戰士和奴隸常穿連身短裙,但一直到一九六零年代,Mary Quant設計了一系列超短服飾並稱之為mini skirt之後,這種造型才成為現今大家所熟知的時尚符碼。同樣的,所謂的tortilla de patatas也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在這道菜正式被創造出來之前,肯定也有人做過類似的馬鈴薯和雞蛋組合,但唯有在「正名」之後,它才成為廚師和食客心目中確切的一道菜。可見菜餚本身和它背後的概念有著微妙的聯繫,可拆可組,而阿德利亞想要做的,就是那個賦予和拆解概念的人。 (摘錄自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by 莊祖宜) 葡萄酒從數千年前開始,人們對發酵尚一知半解,只覺那是美妙的神蹟;演變至今,不同的葡萄品種、風土、酵母、溫度、時間、容器等等,不僅使葡萄酒的製作過程變得更像精密的化學實驗,更大大增加葡萄酒的多樣性(diversity)。別說是不同產地了,就算同一個產區同一個葡萄品種都可能有截然不同的風格出現,例如Saumur的chenin blanc。 蒸餾酒的歷史雖然短上許多,但不同構造的蒸餾器,不同的溫度,不同的糖類原料,不同的陳放容器,也造就許多不一樣的酒。比如同樣都是威士忌,波本(Bourbon)跟艾雷島(Islay)就是很大的差異。同樣口味的利口酒,也因為作法與原料的些微差異而風格大相逕庭。 若類比阿德利亞(Ferran Adrià i Acosta)的說法,那酒類的製作也已經「分子化」很久。以葡萄酒來說,除了Philip Jackisch在1985年寫的Modern Winemaking,明確地有著modern這個字眼,但在更早(18xx)的書籍當中也已經討論到不同的種植方法與釀造方法。現今,葡萄品種、酵母、風土與器具如同名詞的語彙,而溫度、時間、種植與釀製方法就像是動詞、複詞與形容詞的集合。 喔,對了!Nicolas Kurti 有句名言很有道理… 😛 I think it is a sad reflection on our civilization that while we can and do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in […]

Read More »

台灣的咖啡與葡萄酒

1 Comment
| 品酒筆記與評分 Tasting Notes & Ratings, 心路筆記, 生活點滴, 翻閱之樂

這天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來到店裡面,聊天中提到附近的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一家接一家的開,讓人聯想到台灣對咖啡與葡萄酒的接受度,以及消費的心態。

Read More »

Posts pagination

1 2 … 5 Next

Recent Posts

  • NextJS connect to backend Go api for buffering response
  • NextJs 的 404 handling
  • 強制 nextjs app router 不使用 Static Site Generation (SSG)
  • 將長時間英文 podcast 轉為中文 SRT 字幕檔
  • Letsencrypt 設定讓 apache2 通過 ssl labs 安全測試 A+

Recent Comments

  • Champagne Tasting - 2023/09 - Phanix's Blog on 龍吟 wine dinner
  • 天灰 on 撲克牌遊戲 — 德州撲克 (Texas Hold’em / Texas Poker)
  • 用FFmpeg取代 AWS Media Converter - Phanix's Blog on AWS S3+Media Converter+CloudFront 做 video file streaming CDN服務
  • Mount GCP storage as filesystem, and access with php - Phanix's Blog on php+apache 執行 sudo 命令出現 sudo: no tty present and no askpass program specified
  • Chateau de la Roche-aux-Moines (Nicolas Joly) Tasting - Phanix's Blog on Nicolas Joly 與他的生物動力法哲學

Archives

Tags

.net (29) 2008 (66) 2009 (91) Bordeaux (46) Bourgogne (37) c# (33) Cabernet Sauvignon (41) California (85) Chardonnay (46) dessert wine (26) food (53) France (58) France 法國 (68) French (28) French wine (25) japanese food (32) murmuring (25) photo-taking (46) photographing (48) php (41) Pinot Noir (52) programming (38) red wine (189) Santa Cruz (33) system administration (72) Taiwan (40) traveling (74) USA (125) white wine (120) wine (176) wine tasting (225) 加州 (64) 勃根地 (40) 台灣 (29) 品酒 (223) 攝影 (93) 旅遊 (60) 法國 (33) 波爾多 (38) 甜酒 (28) 白酒 (116) 系統管理 (51) 紅酒 (186) 美國 (100) 義大利 (36)

Categories

Meta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Phanix's Blog 2025 . Powered by WordPress